2025-05-14(養成365-134)

2025-05-14(養成365-134)

2025-05-14(養成365-134)
《為什麼很多人遲遲沒有成功?因為你「只是行動」,而不是「做成事」》

在輔導夥伴與創業者的過程中,我常遇到這樣的情況:有人每天忙得焦頭爛額,卻遲遲沒有成果;而有人看似從容,卻穩穩地一步步達成目標。

差別在哪?
就在於執行力的根本誤解。

1、很多人把「計畫」當作「執行」

許多人陷入了極其危險的創業盲區:誤以為「不斷規劃」就是在執行。

寫方案、開會討論、列清單、優化流程……這些都是計畫的行為,但沒有真正「啟動市場行動」,就根本談不上執行。

這正如彼得·德魯克所說:「效率是把事情做對,效果是做對的事情。」

真正的執行不是「我做了很多事」,而是「我做成了我要的結果」。

2、執行力的真正本質:

不是「做」,而是「做成」

請記住:「忙碌」從來不等於「有效」。

有些人就像拼命挖了十個坑,但每個坑都只有1米深;而真正有成果的人,專注於一個坑,一直挖到水出來。

真正的執行者會讓每一分努力都產生實際價值,讓每個行動都直指明確的結果。

3、三大假性執行陷阱

那些長期「做」卻「做不成」的人,往往掉入以下陷阱:

1)目標模糊
• 沒有設定可衡量、可檢驗的終點。
• 例如:「我要學英文」(模糊) vs 「3個月內可以用英文做工作面試」(具體)。

2)過程陶醉症
• 沉迷於「我很努力」的自我感動,卻忽略了是否有實質產出。
• 例如:不停抄筆記卻從未思考如何應用。

3)結果逃避症
• 拿「已經努力過」來安慰自己,把「嘗試過」當作結束。
• 但商業世界只認成果,不認苦勞。

4、破解真正執行力的三大方法

1)先畫終點線
• 問自己:「什麼才叫做完成?」
• 例:「寫完報告」不等於完成,「讓決策者採納建議」才是完成。

2)倒推關鍵步驟
• 先確認成果,再反推過程。
• 好的執行者是先設想「將軍路線」,再決定每一步。

3)建立持續回饋機制
• 每做完一階段就問:「這一步真的對結果有幫助嗎?」
• 無幫助就馬上修正,不戀戰、不拖延。

5、不是「快」,而是「準」

很多人認為執行力=行動快。事實上,快只是效率,準才是能力。

就像兩個獵人:
• 一個亂射,箭袋空了還沒命中目標。
• 一個穩穩瞄準後一箭命中。

執行力=「先慢思考 → 再快行動」
這才是最高級的執行心法。

6、不是「固執堅持」,而是「進化式堅持」

真正的執行力不是一條路走到黑。
• 要學會執行→反饋→調整→再執行的閉環。
• 正如手機系統需不斷升級,我們的行動策略也需要動態優化。

在堅持目標的同時,方法要保持彈性與進化。這才是頂級執行高手的關鍵能力。

7、結語:執行力=跨越「想到」到「做到」的距離

世界上最遠的距離,是**“想到”到“做到”**之間。

真正的執行者懂得:不找藉口,只找方法;不看過程,只看結果。不停留在「做」,而是真正「做成」。

當你真正明白並踐行「執行=做成事」的原則,你就已經站在了90%只會忙碌「做事」的人之上。

東翰每日文章的分享 2025-05-14)

返回網誌
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