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05-21(養成365-141)

2025-05-21(養成365-141)

2025-05-21(養成365-141)
《馬斯克預言的 AI 未來:機器人將取代大多數的人類工作,經濟與收入將提升10倍,這對我們意味著什麼?》

文/吳東翰 John Wu

最近,馬斯克在公開演講中提到:「AI 機器人將取代大多數人類的工作,進而讓整體社會經濟與個人收入提升10倍以上。」這句話聽起來像科幻,但其實是對當下「九紫火運+科技奇點」交會時代的深刻洞察。

這場演講,值得每一位還在職場中掙扎、或對未來感到焦慮的人深思。我們正處在一個生產力爆炸、價值重新分配、工作與收入全面重構的拐點。

一、機器人取代工作,不是危機,而是價值升級的開始

大多數人的直覺是:工作被機器取代,會讓人失業、失去收入、陷入貧困。但馬斯克卻說:「未來人人都有基本收入,甚至個人收入將提升10倍。」

這個看似矛盾的觀點,其實有兩個核心假設:

1、AI 提高社會總產值:
當一個能24小時工作、幾乎零失誤的 AI 機器人接手大量重複性工作,整個社會的生產效率、創造力、與附加價值會提升數倍,甚至數十倍。也就是 GDP 不是線性成長,而是幾何爆發。
2、價值不再來自「做事」而是「創意、選擇、引導、決策」:
未來人類的核心價值不再是靠「勞力」換錢,而是靠「意識與創造力」影響AI工具的走向。也就是說,「懂得如何使用AI的人」才是真正的高收入者。

二、為何這會讓「個人收入提升10倍」?

原因不在於每個人都成為科技專家,而是因為社會整體富足後,「分潤結構」將重新設計。

可能發生的三大制度性轉變:

1、基本收入制度普及:
當大多數勞動由機器完成,政府與企業會透過 AI 產出的盈餘提供全民基本生活保障。這不再是福利,而是社會新結構的一部分。
2、人與機器共營模式誕生:
就像今天你開Uber是讓車為你賺錢,未來你會「開放 AI 機器人為你工作」。你變成「AI 資產的管理者」,而不是勞工。
3、價值導向的收入倍增機制:
懂得引導 AI 創造內容、商品、服務或社群價值的人,將快速累積資產型收入。這將催生一批「AI 創業者」。

三、這場革命,會淘汰的是「沒有學會轉型的人」

馬斯克的話不是讓人放鬆警戒,而是對人類「轉型能力」的巨大考驗:

未來將淘汰的人有以下三種特質:
1、只會重複性工作的人
2、害怕改變、不願擁抱科技的人
3、沒有建立個人品牌與社群價值的人

而能脫穎而出的人,具備以下能力:
• 能夠善用 AI 工具創造價值
• 擁有高度適應力與自我學習力
• 能夠聚集影響力與信任資本(社群、品牌、平台)

四、與《團購共營。消費致富》的關聯啟示

我深耕推動的《團購共營。消費致富》正是這場 AI 變革的「預演模型」。它的邏輯是:
• 讓消費者變成參與者、分享者、平台持有人
• 收入不是來自於販售,而是來自參與共營系統所帶來的價值再分配
• 每一筆消費都成為自己未來的「資產存款」

這種架構,就是 AI 未來經濟的雛形 —— 不靠體力與話術,而是靠系統+共營平台實現收入翻倍與被動化。

結語:我們離這個未來,只差一個「重新定位自己」

馬斯克的演講不是一場預言,而是現實的提早揭露。AI 時代已經來臨,未來不是選擇要不要接受 AI,而是你要成為:
• 被 AI 取代的人?
• 使用 AI 創造價值的人?
• 擁有AI 資產、享受倍增收入的人?

當工作將被取代,唯有「定位」不被取代。

若你願意從現在開始建立自己的數位資產、學會使用 AI 與平台思維,那麼十倍收入不是幻想,而是正在展開的現實。

(東翰每日文章的分享 2025-05-21)

返回網誌
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