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05-30(養成365-150)
2025-05-30(養成365-150)
《失敗背後的成功學,值得學習嗎?》
很多人會質疑我的夥伴們,問:「你們為什麼還要學吳東翰老師的成功經驗?他可是有四次失敗和破產的紀錄耶!」
事實上,正是這四次失敗與破產,才是我持續成功最重要的基石。
如果沒有那四次財務危機,累積超過 一億台幣的「學習費」,我怎麼可能知道:
• 哪些商業模式只是短期表面熱潮?
• 哪些制度缺乏可持續性?
• 哪些「看似成功」的選擇背後,其實藏著致命風險?
成功不是偶然,更不是單純靠「一帆風順」堆積出來的。真正能讓一個人走得長遠、穩健持續成功的,不是只會賺錢,而是經歷過失敗後,能「從錯誤中學到不可重蹈覆轍的道理」。
四次失敗與破產的真正價值:
失敗是檢視盲點的放大鏡
當年我第一次失敗,是因為缺乏穩定現金流的商業模式;第二次,是因為錯估了「母公司」的永續經營模式;第三次,錯估市場趨勢的持續力;第四次,則是未能建立可複製、可傳承的系統。
這些失敗,讓我徹底看清楚 —— 穩定現金流、永續經營的模式、趨勢的掌握、系統複製,缺一不可。
失敗讓成功變得更「務實」
很多人喜歡追求「零風險」的致富模式,但現實是:只要是商業,風險無法避免。真正的成功不是不失敗,而是能把風險看清、提前布局、做好應對,讓每次危機都成為未來的護城河。
失敗經驗值,就是未來成功的護身符
我的一億台幣學費,換來了對「制度、流程、穩定性」的深刻理解;而這正是我推動《團購共營。消費致富》和《3分鐘文稿》系統的底層邏輯。
因為我深知 —— 只有系統,才能降低失敗率,只有制度,才能持續穩定,只有可複製,才能讓團隊每一個人都能變強。
所以,我會告訴所有人:
• 成功的本質不是避開失敗,而是學會從失敗中提煉「不會再錯」的智慧;
• 這也是為什麼我總說「我的破產紀錄,就是我最寶貴的財富」;
• 因為這些經驗值,已經讓我具備超前的洞察力與風險掌控力。
最後,留給大家一句話:
「真正的高手,不是從來沒摔過跤,而是每一次摔倒後都能爬起來,帶著經驗、智慧,走得更穩、更遠。」
(東翰每日文章的分享 2025-05-3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