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06-28(養成365-179)
2025-06-28(養成365-179)
《為什麼「盡職」是賠錢?而「物超所值」才是賺錢?》
文/吳東翰 John Wu
《團購共營。消費致富》推動者、《3分鐘文稿》系統創始人
在多數職場中,我們經常看到一種「盡職」的員工:
• 準時打卡上下班;
• 做好份內工作,從不多說一句;
• 上司交代什麼,就完成什麼;
• 沒有犯錯,也沒有亮點。
表面上看起來這樣的員工沒什麼問題,甚至還被稱為「乖巧、聽話、可靠」。
但從企業經營的角度來說,這種「只是盡職」的員工,其實是在讓公司賠錢。
為什麼「盡職」= 賠錢?
因為:
• 你付的是 一份薪水,但只換到 剛好等值的工作;
• 沒有額外貢獻、沒有超出預期、沒有帶來成長;
• 更沒有未來性、培養價值或可取代性低的技能。
這種員工不是沒價值,而是 「沒有利潤」。
從會計角度來看,公司投資人事成本是希望回收「利潤」的 —— 若一個人創造的價值 = 領走的薪資,那公司根本沒賺。
更慘的是,如果這樣的人不主動學習、不成長,公司還得花額外成本培訓、管理、補位他犯的錯,甚至負責養他一輩子。
相反地,「物超所值」的員工,才是真正幫公司賺錢的人。
這些人不只是完成工作,更是:
• 主動學習、快速成長;
• 持續提升效率與成果;
• 願意思考、優化流程;
• 不怕做超過,而是怕學不夠;
• 甚至幫公司省錢、開發新模式、創造新營收。
他們的價值早已超出薪水,公司「迫不及待想加薪留人」。
真相是:會做到「物超所值」的人,往往心中早已埋下創業的種子。
因為他們知道:
• 在學中做,在做中學;
• 把每一份薪水當作是「創業前的學費」;
• 趁別人還在抱怨「老闆壓榨」,他們早已把老闆當成「免費的導師與金主」。
所以他們做事全力以赴,不是為了升職,而是為了有一天 不必再應徵工作,而是讓別人來應徵他創的業。
結語:選擇你想成為哪一種人
你是那個:
• 每月領薪水換時間的「盡職員工」?
還是那個
• 用每一天打造自己未來身價的「物超所值學徒」?
真正的成功,不在於你今天做多少,而是你是否帶著未來的思維在成長。
(東翰每日文章的分享 2025-06-28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