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04-22(養成365-112)

2025-04-22(養成365-112)

2025-04-22(養成365-112)
《被動式分享不等於消極,也不等於不做生意》—— 打破傳統業務迷思,打造自己的吸引力商店

在傳統的業務觀念中,「做生意」往往等同於「主動開發」,你得一通一通打電話、一家一家去拜訪、一個一個去說服。但在今天這個資訊充斥、社群發達的時代,還有另一種截然不同的做生意方式:被動式分享。

然而,「被動式分享」常被誤解為「消極」、「懶得動」、「沒在做事」。事實真的是如此嗎?我們不妨換個角度思考。

就像開店,不是拉客,而是讓客人自己走進來

被動式分享的本質,其實就像是一家店鋪經營者。他們不一定每天在街上吆喝、拉人進來,但卻花了大量心思佈置店面、挑選商品、營造氣氛,甚至口碑經營,讓顧客願意主動上門、樂於推薦他人。

這樣的模式,並不是什麼都不做,而是把時間與精力花在建立信任、呈現價值、創造吸引力上。

主動 vs 被動,不是對錯之分,而是策略選擇

主動開發像是出擊型戰士,直接面對市場、面對人群、主導節奏。被動分享則像防守型大將,打造自己的陣地、建構磁場、靜待對的人靠近。

兩者都是做生意的方式,只是應用時機與特性不同。

當你還沒有影響力、還沒建立信任感,「主動出擊」可以快速曝光、累積經驗。而當你已經有一定的專業、品牌形象,轉而以「被動式分享」經營,反而更容易吸引高質量顧客,自然成交。

被動式分享,藏著最強的「信任槓桿」

在現今的社群與內容行銷時代,人們早已對「推銷」產生防備,但對於「真誠分享」卻容易產生共鳴。

當你分享自己使用產品的心得、經營事業的故事、生活中的轉變,這些都不是直接在賣東西,而是在建立連結、累積信任、形成影響力。

而當對方「主動」問你:「你怎麼做到的?」這一刻,其實你已經成功了。

這種成交,不只輕鬆,還能長久。

打造你自己的「個人品牌門市」

如果說主動式業務像是「到處跑業務」,那麼被動式分享,就像是「經營一家個人品牌的門市」。門市是否吸引人、是否有人潮,不在於你每天多努力去推銷,而在於你的店面是否足夠有魅力、有內容、有信任感。

這不只是行銷方式的改變,更是做生意邏輯的進化。

總而言之,被動式分享不是不努力,而是用更聰明、更具長效的方式,來建立商業價值。

在資訊透明、信任為王的時代,與其用力推,不如用心吸。與其急著成交,不如慢慢經營。真正的高手,不是話最多的人,而是最懂「讓人主動靠近」的人。

(東翰每日文章的分享 2025-04-22)

返回網誌

發表留言